手術機器人具有7個自由度且可轉腕的手術器械,可過濾直接操作時的手部顫動。
昨日,內地第一臺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Xi在南大一附院成功完成了一例腎部分切除手術,這也就意味著這臺手術機器人正式在該院“上崗”。據了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可使手術視野范圍增大,并具有熒光顯影技術,畫質更高。
手術
機器人成功完成
一例腎部分切除手術
昨日,內地第一臺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Xi在南大一附院成功完成了一例腎部分切除手術,這也就意味著這臺手術機器人正式在該院“上崗”。
據介紹,接受腎部分切除手術的患者今年70歲,被查出患有左腎腫瘤,需要通過手術的方式進行切除。就在昨日中午,經過一系列的術前準備以及對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Xi的最后調試,患者和手術機器人被一起推進手術室。經過1個多小時的等待,手術取得了圓滿成功。“通過這臺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Xi的操作,將手術時間縮短,對患者身體的損傷更小。”泌尿外科主任醫(yī)師王共先向記者介紹道。
優(yōu)勢
視野清晰操作靈活
還可節(jié)省人力
記者從醫(yī)院了解到,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可提供清晰放大的3D視野,使有效的手術視野范圍增大,并具有熒光顯影技術,畫質的改善有助于提高手術質量和保障患者安全。
手術機器人的操作臂與人手相比較小,還具有7個自由度且可轉腕的手術器械,可過濾直接操作時的手部顫動,在狹窄腔體內的操作更加靈活、準確,操控范圍大,改進了腔鏡下的縫合技術。而且,操作者可以坐著完成手術,不易疲勞,在完成時間長、高難度的復雜手術時可以更加輕松,“為此,可節(jié)省傳統(tǒng)腹腔鏡手術或開腹手術需要的2~3名助手。”王主任介紹道。
那么,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到底可以做哪些手術呢?據王主任表示,基于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適用范圍及技術特點,基本傳統(tǒng)方式可以進行的手術,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都能完成。
“目前,國內應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進行手術比較多的科室有普外科、泌尿外科、婦產科、心臟外科等,這些科室的臨床使用數據相比較多。不過,多數研究發(fā)現(xiàn),機器人的手術效果與傳統(tǒng)腹腔鏡手術相比無太大差別。”王主任解釋稱,當臨床手術中涉及到手術操作空間小、解剖結構辨識難度較大、需要精準分離并保護細小神經的要求時,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則有明顯的優(yōu)勢。
此外,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在胃腸外科也有很大的優(yōu)勢,尤其是縫合方面的優(yōu)勢。“隨著5G時代的到來,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遠程優(yōu)勢將會充分體現(xiàn)出來,遠程手術在不久的將來實現(xiàn)。”王主任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