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消息稱兩者已在臺北碰過面,郭臺銘對Andy Rubin展示的自動化技術十分感興趣。外界分析普遍看好兩者的合作,認為Google能借此試驗其機器人技術,而富士康則可以加快向自動化高科技加工企業(yè)的轉(zhuǎn)型。

華爾街日報(WSJ)消息稱,富士康正與 Google 就機器人自動生產(chǎn)線事宜進行溝通交流,據(jù)稱兩者早在去年便已開始接觸。Google 前安卓部門負責人、現(xiàn)主導該公司機器人部門的 Andy Rubin 與鴻海精密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早已在臺北就這個問題碰過面,后者對 Rubin 所展示的自動化技術十分有興趣。
WSJ 援引紐約時報一篇文章稱,Google 的機器人團隊一直有計劃憑借其自動化科技進軍當下由人工主導的制造業(yè),而零售也在他們的雷達范圍之內(nèi)。零售業(yè)巨頭亞馬遜也在去年年底時透露過其用無人機配送貨物的計劃。

對于富士康而言,不斷上漲的工人薪資和待遇要求以及圍繞此話題頻繁出現(xiàn)的糾紛問題是其欲加快工廠自動化進程的動力之一。而郭臺銘也重復強調(diào)了富士康將在近幾年內(nèi)完成向以汽車和醫(yī)療設備等高利潤、資本密集型產(chǎn)品制造為主的高科技設備加工廠的轉(zhuǎn)型。
外界普遍看好兩者之間的合作,分析師認為富士康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設備加工者可以作為 Google 測試其最新機器人技術的絕佳試驗田。Google 據(jù)稱正在試圖打造一個加工制造業(yè)版的機器人系統(tǒng),其角色將如同安卓在移動操作系統(tǒng)里的角色一樣。這次合作的結(jié)果無論如何都將為 Google 在這方面打下很好的基礎。
此次合作中的購買者富士康近來一直在積極尋求美國境內(nèi)的投資機會,去年 11 月時,彭博社曾有新聞表示鴻海精密將在美國賓州的哈里斯堡開始一個高科技工廠,該廠建成后將提供 500 個工作崗位,投資金額在 4000 萬美元左右,其中 3000 萬用于廠房建設,1000 萬則用于資助卡耐基梅隆大學的研發(fā)工作。此外,富士康也曾派遣工程師赴麻省理工學院學習最新的自動化制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