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廢水的處理方法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廢水的具體來源!
砂石廠廢水來源
一般而言,砂石廠生產過程中的所有外排水統(tǒng)稱為選礦廢水,具體來說包括:
(1)洗礦廢水:含有大量細粒級的礦泥和少量礦石顆粒;
(2)破碎系統(tǒng)廢水:主要含有礦石顆粒,經沉淀后可回用;
(3)設備冷卻水用:包括破碎機、球磨機的冷卻水和真空水泵的水封水,水量較小,污染物主要為油性物質,經處理后可循環(huán)利用;
(4)重選和磁選廢水:主要含有礦物顆粒和懸浮物,澄清后基本可全部回用;
(5)浮選廢水:主要來源于精礦、尾礦通過濃密、過濾兩段脫水工藝后產生的溢流水及尾礦庫溢流水,含有浮選藥劑及少量懸浮物;
(6)沖洗廢水:各廠房的地面沖洗水;
(7)其他:選礦流程中的“跑、冒、滴、漏”及事故池排水等。
砂石廠廢水常見處理方法
1、自然凈化法
自然凈化法作為最廉價、最簡單的廢水治理方法,被我國的選礦廠普遍采用。自然凈化法常以尾礦庫為構筑物,廢水通過管道運輸至尾礦庫,在庫內發(fā)生沉淀、水解、氧化、揮發(fā)、光照降解甚至生物分解等作用,使懸浮顆粒和殘余藥劑濃度降低,甚至基本去除。
自然凈化的效果與曝曬時間、光照強度、水體溫度、初始pH值、溶解氧等因素有關。通常曝曬時間越長、光照強度越強、溫度越高,自然凈化效果越好。
特點:自然凈化法具有成本低、管理方便、無二次污染等特點,但存在凈化不徹底、耗時長、氣候等自然因素干擾大等問題,特別在高寒地區(qū),往往會因為凈化效率低下而影響廢水的回用。因此,自然凈化法通??勺鳛檫x礦廢水的預處理方法,或用于成分相對簡單的重、磁選廢水的處理
2、酸堿中和法。
酸堿中和法是一種傳統(tǒng)的廢水治理方法,因簡單實用而廣泛采用。這其中既包括酸性廢水中的H+(或堿性廢水的OH-)與中和劑中的OH-(或H+)發(fā)生反應,生成中性水分子,同時,礦漿的合適堿度也有利于重金屬離子與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難溶的氫氧化物沉淀,從而消除重金屬污染。
生產實踐中常用的中和劑有石灰、消石灰、硫酸、堿性廢水廢渣(電石渣等)、酸性廢水廢氣(CO2、SO2及其溶液等)等。在選擇中和劑時應優(yōu)先考慮廠區(qū)周邊的廢料,以達到“以廢治廢”的目的。理論上各重金屬在一定pH范圍內均能沉淀,因此控制好pH值是中和法的關鍵。
特點:酸堿中和法具有管理方便、費用較低、操作簡便、處理量大、適應性強和運行穩(wěn)定等優(yōu)點,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在用石灰中和時,設備及管壁結垢嚴重、污泥增量較大、易產生二次污染等。
綜上,不同來源的廢水,其性質及成分存在差異,應選用合適的廢水處理技術及回用方法,盡量降低回水使用對生產技術指標的影響,提高選礦廢水循環(huán)利用率,實現(xiàn)廢水的清潔排放。
來源:礦機之家(kjzj.com)